欢迎来到时尚小说网

时尚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开局碰瓷长乐公主 > 第1169章 李承乾三策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1169章 李承乾三策(1/2)

    房玄龄念完张士贵的奏报,御书房寂静无声。

    只有李世民口中,时不时发出脆响声。

    “诸位以为此事当如何处置啊?”李世民神情怡然自得,似乎并未因此事影响他享用金银豆。

    一颗接着一颗精准投入口中。

    由此不难看出……李世民不怕不上火!

    程咬金跟前那碟金银豆,早在房玄龄换气读报之际便已下肚,黑手伸向身旁的魏征。

    魏征眼疾手快,将碟子端起来捂在怀里。

    李世民想起之前苏尘所说,温泉县境内有东突厥牧民贩羊。

    如今看来,幽州云中两地大多同样如此。

    “诸爱卿为何一言不发?”李世民手中金银豆一颗不剩,轻轻拍了拍手中碎屑。

    群臣不语……

    李承乾知晓苏尘有任务在身,大唐人口三年内增至2000万。

    否则苏尘恐有‘返老还童’之危,此事大意不得。

    犹豫片刻李承乾出班,小心摆放好座下支踵,跪行于李世民跟前与炭火盆并列。

    李世民低坐,李承乾自然不便站立进言。

    御书房地板油光锃亮,李承乾依旧跪坐,只是少了支踵。

    顿首拜道:“儿臣斗胆,愿剖赤心以陈鄙见!”

    李世民面露些许笑意,平淡开口,“高明,归坐,面向诸位师者长辈细细道来!”

    “儿臣遵旨!”

    李承乾归坐,分别向李世民与在场重臣作揖一礼。

    诸臣拱手回礼,“臣等,敬听太子殿下高见!”

    李承乾振袖速冠,声清而气朗,道:

    “张都督所奏夷民归化之事,实乃父皇圣德感召之祥瑞,天威远播之明证!

    彼辈毡裘之民,非乞降活命求生,实为亲沐王化,目睹清平,方生解辫请吏之诚!

    此等倾心向化,旷古罕闻,若拒之门外,岂非寒四夷归附之心?”

    李承乾语顿,轻轻振袖,再次向李世民深揖一礼:

    “儿臣有三策,伏请父皇圣裁!”

    李世民嘴角微微上扬,抓起碟中所剩不多的金银豆,“道来!”

    李承乾再拜,继续道:

    “其一,纳其归附,彰我大唐海纳百川之量!

    可命鸿胪寺会同幽州都督府,速造东突厥部众名册。

    凡愿留者,废部落旧制,仿汉制以百户编为里坊。

    择其贵酋子弟入国子监习礼乐,选青壮骁勇者充‘归义军’,分隶幽州诸卫。

    又择年六岁至十二岁孩童入学校受学。

    此为此消彼长之汉化之道也!

    其二,授田定籍,收其放牧为耕战。

    幽州经乱地旷,正宜授田。可诏:愿留者,丁男授口分田三十亩,永业田二十亩;

    许以牛羊折抵赋税,三年免调。

    其擅牧者,划燕山南麓草场为官牧监;其慕农者,遣司农寺老农教习稼穑。

    使其居有定所,业有恒产,则乱心自消!

    其三……”

    “哈哈哈……好,好,好!”李承乾的其三尚未出口,李世民蓦然起身向议事书案走去。

    群臣纷纷起身,像往日商议朝政大事那般,各就各位入座。

    大唐均田制承袭魏晋前隋,田地分配由口分田和永业田组成。

    口分田产权归朝廷,百姓需承担调租庸三税。不可继承买卖,乃朝廷税收来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穿到70年代,吃点好的缓解心情 幽幽萱草香 精灵,开局在森林长大 我冷若冰霜的青梅竟然爱吃醋 灵能溯源:我在秘境搞事情 四合院:从搪瓷缸到星际虫巢 让你表白,你找重案组之虎? 传奇私服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错把孕妻当空气,互换后霸总被虐哭!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