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盘根错节(2/3)
,上下勾结,几乎一手遮天!本地那些大小商户,想在这里立足,哪个不得看他们的脸色,依附他们才能有口饭吃?这种情况下,他们岂会甘心让别人染指?”秦昊缓缓靠回椅背,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目光深邃:“原来如此。”
他忽地话锋一转,带着审视看向贾裕:“这么说,贾老板也是靠着依附他们?”
贾裕并未回避,坦然点头:“实不相瞒,主要是因为我经营着部分盐运生意,需要靠着他们给我盐票,没有他们点头,一点盐也拿不到。”
“原来如此。”
秦昊若有所思,他忽然想起马长风,却并未提及这个同盟。
随即不动声色地试探道:“这个同盟可是囊括了淇县所有商人?”
“自然不是!”贾裕立刻摇头:“淇县毕竟是天子脚下,水再浑也有深浅。在此经营的商人,有扎根本地的,也有行商天下、只将淇县作为一处码头的过江龙。江书画和秦是非的手,还伸不了那么长,顶多是控制着本地及与其利益深度捆绑的那些人。”
秦昊心中稍定。
“贾老板手中,可有这份同盟的名单?”
贾裕早有准备,毫不犹豫地从宽大的锦缎袍袖中掏出一本薄薄的小册子,双手奉上:“这便是同盟缔结的契书副本,大人请过目。”
秦昊接过,封皮上赫然是“淇县商会同盟”几个字。
小主,
翻开内页,无非是些冠冕堂皇的“营造良好环境”、“维护商户利益”、“荣辱与共、共同进退”之类的套话。
关键在最后几页,密密麻麻写满了名字,足有六十余众!
贾裕的名字,果然列在其中,而马长风的名字,不见踪影。
“呵,声势倒是不小!”
秦昊合上册子,发出一声冰冷的嗤笑。
贾裕补充道:“名单上这些人,基本就是淇县本地与漕帮休戚与共的商人。他们控制着本地的盐田、漕运码头、水产渔获、青楼楚馆、戏院茶楼……几乎囊括了淇县最赚钱的行当。”
“掌握了这些,与掌握整个淇县,又有何异?”
秦昊语气森然。
贾裕深以为然地点点头,神色凝重:“的确是相差无几。”
“粮食呢?”秦昊追问,这是他最关心的问题:“淇县三地号称永安粮仓,这粮食命脉,如今握在谁手里?”
贾裕显然对此也了如指掌,立刻答道:“本地粮商确实掌控了淇县粮源的七成左右。但还有约三成,握在那些行商天下、以淇县为中转的大粮商手中。不过,”
他话锋一转,接着道:“本地粮商掌控的七成,大部分是要上缴朝廷的,真正能留在本地周转的余粮,其实与那些外地大粮商掌握的份额,相差并不悬殊。”
秦昊心中一块石头落地,这情况比他预想的要好些。
他目光灼灼地看向贾裕:“那么,贾老板可知,这些外地粮商之中,谁……较为可靠,或可为我所用?”
“大人,恕贾某直言,”贾裕轻笑道:“商人逐利,天性使然。‘可靠’二字,太过奢侈。区别只在于,收买的价码高低,合作的代价大小罢了。”
秦昊微微一怔,随即哈哈一笑:“哈哈!贾老板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
贾裕连忙拱手:“大人言重了!不过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大人并不是看不透,而是心系大局,一时不察罢了。”
“嗯,贾老板说得是。”秦昊心情似乎好了不少,扬了扬手中的名册:“这份名单,秦某需誊抄一份,稍后奉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