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20/59)
梁见铖看到这条短信,暗自叫头疼。这世上最难做的工作,莫过于得罪甲方,难上加难的,是甲方连见面的机会都不给。
如此一来,他的兼职“工作”真是难以开展……
梁见铖又拨去手机电话。
明汐正常接了,再次冷静地告诉他:“梁总,如果没其他事,请别打扰我,不然不管你说什么,我都觉得你是在我这儿耀武扬威。再见!”
“明总,DG单子我完全不知情。”趁着手机挂断,梁见铖坐在车里给出解释。
“梁总误会,我没有因为这个事生气,我只是这周没空,无法跟梁总保持无关工作上的联系。”
梁见铖明白了……他要见明总只能通过工作的方式,对吗?
“我想你了怎么办?”梁见铖厚颜无耻说出这句话。
“那是你的问题。”明汐再次按断手机。
然后,手机被随手放在一边,明汐脑袋一耷拉,再次靠在了躺椅后上方。
这几年,因为没有自己工厂,她错失了不少机会,尤其在产品把控上,缺乏绝对控制权。然而,经营一家外贸公司,相对容易,属于灵活自由的轻资产模式,好处是船小好掉头,若问题来了,也如张侠所言,轻资产某种程度上等于没资产。
然而建厂,涉足生产线,她将迈向实业。届时,明宙实力会增强,业务盘子也会扩大,但相应的风险也会随之剧增。
人生难得两全其美,生意也是。自中国加入 WTO,外贸行情每年都在变化。前两年,外贸生意非常好做,哪怕是小型外贸公司,接些小单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然而中国商人向来最懂争抢利益,年前张侠说,工贸一体化的事。如果不提升实力,明宙往后能接到的订单会愈发边缘化,利润空间也会被不断挤压……
道理明白不过,决策依旧困难,决定之前肯定需要谨慎一些。
明汐挂断和梁见铖电话,联系了张侠。张侠还在三亚,接到她的电话,十分开心:“明汐儿,我就知道你年后肯定会给我打电话。怎样,年前听了我的建议,是不是心动啦?”
“花钱的事还谈不上心动,不过想吃辣菜了,张总什么时候回来,咱们再约一下?”明汐笑盈盈问。
“明汐,要不这样,你来三亚,我今晚就给你订机票。我一边带你逛逛三亚地产项目,一边跟你好好聊聊如何打开你的产业布局。”张侠期盼提议。
明汐握着一根笔,轻轻点了点桌面:“三亚真是会享受,我恨不得晚上飞回来,但我这儿一堆烂摊子事儿,根本走不开。”
“我知道,跟你开玩笑呢。我周六回来,约了天建的赫董打球,专门做厂房生意那个,海港鼎鼎有名富豪,我带你一起认识一下?有兴趣就来,周六到岳西打高尔夫球……”
明汐安静地考虑了一下,顺便翻出了自己这周工作计划,周六刚好空闲。
张侠那边慢悠悠说:“好了,你不来就算了,我知道你不太爱混圈子,但是明汐啊,人情社会,有些圈子必须得混。”
“我只是看备忘本,周六我有空的。”明汐淡声解释,“张姐,周六见。”
“好啊,周六见。”
周六未来,周五下班前,明汐在本地官方新闻网页,看到了海港商务部部长盛部长参观星海科创生产线的新闻,几张新闻配图后简略提及,星海科创大股东梁见铖将转让百分之 15的股权给经营团队,星海科创有望在今年跟海港中科电子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
海港中科电子研究所就是一家国资背景研究所,民营进化国企,需要一点点融入正规军血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