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118(正文完)(13/53)
味着明汐要表态了。一位委员习惯性地敲了敲长桌,问她:“明小姐,请问需要翻译服务吗?”
明汐摇头,她不需要。
梁见铖和周律师都提醒过她:美国律师擅长诱导式询问,稍有不慎就会陷入语言陷阱。因此,面对这些人质询,明汐微微前倾身体,全神贯注地捕捉对方话语中的每一个细节。
然而,有些问题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你的工厂是否使用最便宜的淘汰纺织机床生产布料?”
明汐凝眉片刻,从容道:“中国的机床产业位居世界第一,在中国采购高端缝纫机的价格,可能比回收二手淘汰机床还要便宜一半以上。我没有任何理由使用二手淘汰设备,这不合理,也不符合商业逻辑。”
“贵公司是否使用童工?”
这个问题几乎是必考题。
明汐语气严肃,回答他们:“禁止使用童工,不仅在美国是法律红线,在中国同样如此。我的公司和工厂在中国经营,一样接受严格的法律监督。”
随着问题不断抛出,明汐对每一个问题都做出了条理清晰的作答。
中国或许因历史原因在科技上暂时落后,但中国文化在历史长河始终超前领先。科技是未经时间检验的文化,但文化是历经淬炼的智慧。
她进一步阐释:“为什么你们看到这些财务票据会如此惊讶?中国之所以能成为制造大国,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靠的可能不是更为领先的科技——虽然未来我们可能在科技上超,但目前尚未达到。我们一直领先的是。勤劳、团结、奋斗、艰苦的文化,支撑着无数中国企业将成本控制到极致,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我们出口到贵国的商品,严格遵循贵国的质量标准;我此刻坐在这儿,也是依照贵国法律走上诉流程,还用你们熟悉的语言陈述观点。这,就是中国商品竞争力的原因。我们的优势不仅在于劳动力,更在于完整的产业链。这是我们能做到价廉物美的根本原因。”
明汐声音清亮沉稳,隔着话筒传给中外媒体,整场表述,她每个英文单词都发音标准而清晰,干脆而有力。
这些年,她从模仿着梁见铖当老板,当到她自己独当一面,这一路,她不停学习,不停掌握更多知识。
因为她始终觉得,自己不够好。
直到现在,她觉得不够好的人,不是她——
她真的太谦虚了。
对着停不下来的闪光灯,明汐目光从容,虽然面上没有一点笑容,她的脸看起来还是平和而沉着,从而透出了一份沉淀过的底气。
听证会进入尾声,一位委员抛出的问题让明汐始料未及:“明小姐,请问您在从事外贸经营期间,是否申请过美国绿卡?”
这个问题让明汐瞬间明白了美国的傲慢和偏见。她轻轻摇头,语气清淡又明确说:“从未有过。不仅我本人,我的丈夫都未曾申请。今年我们刚刚迎来自己的孩子,以我们的条件,完全有能力获得美国绿卡,但我和我丈夫从未有过这样的考虑。”
委员似是想调侃,笑着追问:“难道您没有美国梦吗?”
Nonono!
明汐笑视对方,第一次在中外媒体面前坦然说起自己的出身,“在中国,我的学历或许算不上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如果生在美国,我可能只是底层挣扎的流浪儿,我不知道我这样的人在美国能不能出人头地。但在中国,我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和工厂,还拥有幸福的家庭和可爱的孩子。走到今天,我除了感谢爱我的人,也要感谢我的祖国。”
后排响起零星掌声,明汐坚持没有回头,直到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