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12/29)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横渠四句一出来,几乎就成了文人们的相向志向,放在秦末也一样。她的话震耳欲聋,响在刘邦的心里,也写在史官的笔下,而且她不仅是说说,她却是身体力行的在实践。
刘邦终于知道她的慷慨,她走到哪,富贵祥和就到哪,一切有了解释,他向来钦佩英雄。他崇尚信陵君,更为信陵君有这后人而高兴。况且明君贤臣,有此良臣,更能证明他是明君。
“卿必将得尝所愿。”
“有沛公之言,我必为之。”
第25章 关中(三)魏女郎真是大才……
咸阳很冷,寒风凛冽,老秦人在此生活了千百年,但头一回这么清闲,还有暖和的炕,一人还能便宜的买一套冬衣。听说魏女郎说,明年她办纺织厂,到时候咸阳城黔首们买多少都行。
沛公与他们说,项羽不守怀王之约,从关外杀进来,坑杀秦兵二十万,一路烧杀过来,咸阳城如果守不住,他们得面对项羽的屠刀,他们当然知道。得知沛公愿意死守咸阳,他们也拿出家里的利器,秦人太知道与项羽有什么仇恨了,他们如果守不住,秦人必定凶多吉少。
他们听着沛公的许诺,看着自己的家,他们还有幼子,青壮们已去填战场,外头秦将赵佗逃往百越,带走秦兵二十余万,还有其他将军,跑得跑,散的散,咸阳城尽是老幼妇孺,但他们仍旧想活,沛公还在前面顶着呢。
宫殿内燃着炭火,宫室温暖如春,萧何进来看见刘邦一边看书一边眉头紧皱,他头上都有了个问号,这都火烧眉毛了刘老三还看书啊,不去整顿军队,干啥呢?
“沛公这是?”
刘邦想起前几天魏倩的话语,不知道为什么,他越想越觉得惭愧,一个十六岁的女郎,有如此高洁的理想与志向,但他却只想要始皇的排场,显得他这年近半百的人,很是中二。
“萧大人来了,坐这,别客气。”
萧何有些噎住,也顺势坐下,看着一身锦衣的刘邦,他穿着用阿房宫内丝绸制成的锦衣,杀伐果断,攻城略地打了这么多仗,眉宇里已有王气。
他都不敢想刘邦能带着他们走到今天,而刘邦此人,天生就有让人信服的能力,关中父老尽爱之,所以他对于刘邦的任何决定,都是尽最大力去支持,从不去泼冷水。除非刘邦沉迷酒色摆烂他会骂几句,不然他不会多言,有什么事办什么
事。
“项羽兵马正在赶来,沛公怎在此无动于衷?这仗怎么打?”
刘邦将手里的纸报递与萧何,萧何满头问号的接过,却是从未见到的纸样,却写得非常清楚。上面写着咸阳月报,上面无有晦涩难懂之言,都有大白话写得言简意赅,写的是这个月咸阳发生的是,有巨鹿之战,有坑杀秦军二十万,中间有大字体标明的,先入关中为谁?沛公也。
每一个都是大新闻,尽数写在一张大字报上,萧何看得有些懵,“这是?”这也写得太平淡,太无文采了。
“这是今早魏女郎送来的,她要办报纸,这是第一报,要传发天下,以后每月如此。而且她并未骂项羽,她只写了事件起因经过结尾,诉说着缘因,不评判对错。我看了问她,她说公道自在人心,她只需要如实讲诉便可。她要办的是报纸,得有真实与严谨,才能让天下信任。”
萧何这才认真看下来,他只觉后生可畏,魏女郎总有新奇的思路,况且报纸一发,沛公入主咸阳,便有了公理,对于楚军来说,不可谓不诛心。
“魏女郎真是大才。”
“是啊,”刘邦叹了口气,“前几日我向她许诺王侯爵位,她拒绝了我,对我说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