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5/29)
。还好她是恶补过的,听得懂大概意思,说的是墨子的思想,孔席不暖,墨突不黔表面意思孔子、墨子四处周游,每到一处,坐席没有坐暖,烟囱没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别处去了。形容忙于世事,各处奔走。
深意便是后世的阅读理解,圣人为什么成为圣人,自然是以圣人们不怕蒙受耻辱去接近君王,并不是为了贪图利禄、羡慕地位,而是为了谋求天下百姓的利益,消除万民的祸害。
再形容墨子与墨家人的艰苦朴素,衣食住行皆自苦至极,还好她不是墨者,在这种艰难困苦的世道还得往艰苦上靠,她还是觉得没有手机人生已经很苦了,再难不如重新投胎。
赴汤蹈刃,死不旋踵,也很有意思,是说墨者认死理,至死也不后转脚跟后退。看出来了,不缺心眼怎么能入墨家。
毕竟初中的时候就学过百家争鸣,教科书上说过墨家是一个有领袖、有学说、有组织的学派,他们有强烈的社会实践精神。
墨者们吃苦耐劳、严于律己,把维护公理与道义看作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墨者大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她虽然不能理解在古代建乌托邦的爱好,但她实在需要有知识的劳动者,况且,谁说她这不婚不孕一心为国为民,要自由人权不是建设另一种乌托邦呢?
如果是战国时期如日中天的墨家,她还真说服不了,但此时的墨家,自己都迷茫了,不然也不会四分五裂各寻出路。
“巨子自认比得上墨子吗?”
“自然不能。”他不假思索的说道。
魏倩笑了,还带着几分嘲讽,“巨子都不能比墨子,墨家却要求墨家子弟皆苦行,无私欲,一心为天地大爱。又想天下百姓皆为墨子,一起做到绝对的公平与正义,不论男女老幼,一起互帮互助,兼爱相亲。还妄想权贵皆是圣人,节俭勤劳,国家之间不欺凌不战乱不仇视。”
你家是不是太超前了?人人识字的现代也做不到啊,绝对的公平就是最大的不公平,如果勤劳的人与懒惰的人得到的东西一样,勤劳有什么意义?还有兼爱,现代人让坐是美德,但你强行让我让坐,就别怪我骂你老逼登了。
汉是儒皮法骨,主靠儒家思想治国,顶多是宋那德性,软弱可欺。但要是用墨家治国,在这种年代玩乌托邦,那就是在上演恐怖片,至今没人实验过。也没人敢去这么挑战人性,让人人当圣人。
巨子可以听得讲道理,但哪能听这嘲讽,当即就暴怒,骂道,“天下之所以兵戎乱世,困苦不堪,都是因为有尔等这些硕鼠吸食,用天下之力满足私欲。”
“权贵都是硕鼠,那天下百姓为何供养呢?因为硕鼠能办实事,能召集兵马守卫家国,让他们不被外人欺凌。能用智慧帮人解决问题,让他们可以买卖聚集嫁娶,所以人们放弃了茹毛饮血的野人生活建立了国家,听从了权贵。真不想交税,往深山一跑谁能征得到?”
魏倩看着哑口无言的巨子,他怒极却也无法反驳,可墨者百年都是这么过的,为何百姓们不行?
“天下战乱频频,百姓连口腹之欲都满足不了,儒家谈说道德世人还能听听,但要世人去当圣人,未免太强人所难了,衣食足而知荣辱,知礼节。墨家第一步都做不到,却想一步登天,是否太为难世人了?”
她知道墨家想做什么,无非是投奔于她,让她也变成墨者,然后让她当巨子,让墨家再次伟大。不可能,她只想要打工人而已,用不着进传销组织。
“巨子,我言尽于此,我师从墨者,却绝不会加入墨家。我不认同墨家思想,但我认同墨家的德行与工匠精神,如果巨子看得上我,可令弟子前来当我的门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