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6/28)
侍女们又很讲究细节,春天房里花瓶的花都是两天一换,院子里有新栽下去的枇杷树,还有花花草草的树丛,明年春天,就会美不胜收。其实她的科举制依旧在按部就班,刘邦封侯不裂土,压住了朝堂不满的声音,功臣们的封地,他们有百姓的税收,但没有管理权,在汉管辖范围,与以往别无二样。
刘邦有个最大的优点,不甩锅,他认为魏倩的新政他收益最大,所以他自己抗下了,功臣们天天在朝上发疯也没用,他们在自己封地,没有为所欲为的权力。他没有再大方封侯400,彻侯不足100,其余按军功爵封。
官吏制度法律严苛,地方官要么有能耐的功臣上,要么科举选拔,反正魏倩设立的奖惩制度在那里,一切凭政绩说话,这是最有效恢复生产的,人口实在太少,而国土很大。
依旧可以推荐,但推荐人要担责。
这样功臣们限制颇多,就得以身作则,从刘家人自己开始,宗亲里有个杀了人,刘邦依法处置,杀人者偿命,夺其爵位。
这才把事情压下来,这样就显得那几个异姓王有点过于爽了,凭什么啊?
不患寡而患不均,长安朝臣们寡一块,异姓王畅快着呢,他们在封国杀人放火朝庭都管不到。
刘邦为了恢复人口,立国的法里有一句很重要,以前因饥饿卖身为奴隶的释为平民,奴隶也是人,杀奴亦是死罪,但不同的是,可以赎死,五十金。重伤奴隶,赔偿后奴隶恢复自由,与旧主缘尽。
这是极大的进步,天下依旧有大量奴仆,至少这些规定,能给予他们保障。毕竟以前,奴隶被杀也就被杀了,那是主人家的私有财产。
因战乱逃亡山泽的民众,归还故里,领取原有的田宅。战争期间流亡山泽没有登记户籍的人,令各归其县,登记户籍,恢复原有田宅。
第63章 天下书籍(一)魏倩见识到最……
让大量兵卒解甲归田,凡退役归农的军吏卒,按军功大小,分配田宅或免除若干年徭役。
所以魏倩心情不错,还在与郦食其讨论以前说的均田制。
萧何得制法典,因为立国后约法三章就儿戏了,《九章律》就出世了,萧何一边说她偏激,结果九章律前言就是给皇帝立法约束。
九章主要是盗律、贼律、囚律、捕律、杂律、具律、户律、兴律、厩律。
可以说取秦律之长,严苛,废秦律之短,过于严苛。
凡事有法可依,正义才有生存空间,而且这才刚立国,后面其他法律都得陆续跟上。而且大汉初年,虽然功臣们没规矩,由于刘邦打天下速度过快,从造反到立国,也就六年时间。
六年,秦法依旧扎根在天下人心里,影响并未消退,这不趁热打铁,以后真松散了可怎么治?
所以魏倩见识到最大骗局,约法三章,他都打下天下了,谁跟你约法三章,起码得九章,一章几百条。
她除了能说6,还能说什么?亏她先前还担心法律太松散,原来无为而治,就是继续秦政法,一成不变,无为而为。
还是变了一层的,比如不合理的严苛,都删减了。法律上面盖一层道儒的皮,民生放到重点。
魏倩还注意到婚姻法,西汉法律严格保障一夫一妻制,禁止丈夫改变妻子地位,违者将受到严厉惩罚。离婚也比较严苛,男方可以七弃,是指女方如果有不顺父母、无子嗣、**、嫉妒、患恶疾、多嘴多舌及盗窃等行为,男方可以提出离婚。但如果女方无娘家可归、为公婆守孝三年期间以及婚前贫贱而婚后富贵的情况,七弃是不被允许的,男方也会被罚。
吕后与刘邦就属于婚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