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8/28)
人了,薛兰鹤的受欢迎程度从中可见一斑。这些人平时走在路上,有谁能知道他们是谁么?倘若是出了县,别人都不一定能给他们一个眼神。
那些个把薛兰鹤当作战神来看待的人心里也挺难受的,曾几何时,她们也能将香帕荷包扔给对方,博得小将军一笑。
现在别说是赠花果了,连见都不能见着一面,还只能是仰着脑袋在天幕上才能惊艳一瞥。
只有失去了,方才知晓悔之晚矣!
……
关飞渡的生日宴很快就过去了,他在傍晚时分私下里同元宁说:“岁奴,下个周末我们学校组织学生一起去参观农业大棚,你和我一起去吧。”
元宁惊讶:“我也能去吗?”
关飞渡说:“当然可以,我已经跟老师提过了,只要你身边带着大人就行。”
他碰见元宁,话就变多起来,说些什么要多出去走走,不能只看书本上的知识。
一来可以锻炼身体,外出呼吸一下新鲜空气。二来则是可以瞧瞧知识运用到现实当中是什么模样,难道元宁不想瞧瞧吗?
这么一来二去,别说元宁会不会心动了,便是那些个读书人都有些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
[游学之事本就是古来有之的,只有脚踏实地才能学到真本事。]
[这道理连个小孩都懂得,为何大人们偏生不明白呢?光是埋头做学问有什么用!]
总之这事便算是定下了。
很快就到了周末那天。
这日头越来越晒,人们连加绒的衣服都脱完了,只穿单衣便出门。
不同于冬日比较单调的羽绒服和棉衣,春日的衣衫明显就要花里花哨得多。
元宁出去一趟,外面那些人的衣服就让大盛朝人的眼快看花了。
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至一两岁的小孩,件件衣服首饰都不同。
大盛朝人的衣服颜色大都暗淡,颜色很少有鲜亮的。
毕竟他们染色的技艺不算高超,很难染出漂亮的颜色。而且他们的阶级森严,不同的人有着天壤之别的社会地位,能穿亮眼衣服的人也不多。
如今瞧着那些人言笑晏晏的模样,当真是叫人觉着赏心悦目。
天幕上老百姓们穿着的衣服的样式也有很多,什么衬衫、卫衣、连衣裙、褂子……应有尽有,穿起来既显身材,又衬得人如花似玉。
大盛朝中那些成衣店铺子、绣娘们看得眼花缭乱,不管有没有机灵的,这会子也渐渐地记下来了。
便是连宫中的娘娘们都颇为触动。
只是外头在打仗,他们皇宫也随时都有会被攻占的风险,届时连性命都不一定能保住,谁又还有心思去注意这什么衣裳的样式呢。
嫔妃们个个面上目露愁容,却还要在皇帝来时打起精神来强颜欢笑,不知道有多苦。
也就只有织造局的织女们尚且还有精力去记下这些了。
*
现代。
元宁出行时也戴上了渔夫帽,免得正盛的日头把他的小脸蛋给晒伤了。
他身上倒是背了个小书包,里面装了只笔记本和黑色签字笔,方便随时记录见闻。
本来他腰上是斜挎了一只狗狗样式的水杯,但里面装了几百毫升的水,有些坠肩,所以就由陪着他的生活助理谢蒙来拿了。
关飞渡他们可以选择乘坐校车,也可以自己单独出发去目的地,最后集合的地点是C市有名的农学院。
他们学校之前就申请了参观大学里的各种温室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