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12/30)
皇子或是御史弹劾,陛下就会亲自出手。毕竟储君也是君,太子和东宫对天下的意义不一样,天家父子是父子,但有时候也是对手。毕竟老皇帝没了这天下就该是新皇帝的了。
“陛下忌惮东宫,却也很想日后是太子继位登基,毕竟陛下的太子之位也不是一开始就是他的。”
顺位继承、名正言顺这件事对皇帝来说有执念,即便太子已经长成,每次看到那般英武壮年的太子都会莫名失落和焦躁,皇帝依旧希望能是太子来继承自己的皇位。
这样才能告诉天下人,当年先太子病死那是他命不好,那是他德才贤明不够撑不起这么大的气运。而自己,自己才是天命所归,所以不光自己能稳坐几十年的皇位,自己的嫡长子也能从自己手里把皇位接过去,千秋万代传下去!
陛下的这个心思不难琢磨,现在眼看着东宫势弱,朝廷的局势又被搅起了一滩浑水,陛下不会把太子身边得力的人弄走,所以关家一定会有人被夺情留下来,只看到时候留下来的是一个还是两个。
“那你呢?”
“我?那就要看周既白那人能不能给我把差事收个漂亮的点儿的尾巴,走总归是要走的。”
庞氏停灵四十九天之后下葬,下葬第三天圣驾回京,一起带回来的还有大半个江南官场的人。
外面的人都在传,说如今的南直隶几乎是被陛下从上到下血洗了一遍,衙门里连坐堂的老爷都没有了,都是佐贰官在支应着。
传着传着流言就变了样,本来挺好一件事不知道怎么就成了陛下年迈要替太子提前把江南官场收拾一遍,以防江南的读书人和官员日后势力壮大。
偏生抓人抄家这种事,又不可能说真就一干二净清清白白,圣驾回京没多久,就有个妇人带着两个孩子进京敲登闻鼓。
说是锦衣卫和刑部的人罗织假证据诬告她家老爷,如今她的丈夫和弟弟都已经死在牢里了,家中所有财物能抢的也都被抢了去,她实在是没活路了,才带着两个孩子来京城敲登闻鼓告状。
事情是事实,但也不完全是事实。这母子三人就是江南那边推出来的一个引子,很快南边的豪富们又往京城送了万民伞和助饷银,替这次被抓的那些官员求情。
万民伞是要告诉陛下,江南的民心不能动摇,而南北距离这么远,谁来替朝廷安抚老百姓的民心,还不是他们这些本地的官员和富商乡绅。
贪没贪?肯定贪了。有没有作恶乡里?肯定不会干净到哪里去。但再不干净老百姓眼下还有口饭吃,每年从江南收上来的赋税钱粮也还有那么多,真要是把整个江南给弄乱了,到时候吃苦的还是老百姓。
助饷银更直接,明明白白告诉陛下,整个天下的军饷粮饷有多少是从江南出的,朝廷和陛下心里得有个数。
抄家抄得再狠不是本事,银子和买卖都是活的,都是需要人去做才能把银子赚回来的。真把江南这些官员和豪富都赶尽杀绝,边关的粮饷恐怕也要跟着告急了。
看着朝廷和江南你来我往的斗争拉扯,谢九九在家忍不住跟裴元咋舌。都说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如今一看哪儿就他一个人的了,还不是处处都要受人制衡掣肘。
查个官场贪污都弄得虎头蛇尾的,如今诏狱里还关满了的犯人,要想一个个的定罪,还不知道要扯皮扯到什么时候去。
不过好在这事跟裴元关系不大,裴元的调令已经下来了,镇江府知府,正四品,一府之长实打实的高升。
镇江府离南京不远,更重要的是所辖之地是漕运十分要紧的地方,长江和运河交汇处,不管是漕运还是商人往来都非常繁杂。
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