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12/38)
梁元序转过身,公服的衣摆在微风里翻飞,露出玄色的内衬,像是一朵徐徐绽开的墨色莲花。
可是人生长在、别离中。
————正文完————
夫妻日渐陌路。
当深爱的妻子去世第六年,陆添再次爱上了另一个女人。
同时深爱两个女人,一个已不在人世一个却在身边。
这样的爱不公平。
所以琳娘不再爱他了。
长久的寂寞与悲伤瓦解了他的意志,在那个无比渴望温暖的雨夜缓缓拥住了投怀送抱的高娘子,一夜风流。
原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妻子有孕,丈夫身边有个婢女很平常,且妻子从未反对他宠幸婢女。
他在无比恐惧和心虚中安慰自己,事情就这样过去了。
殊不知事情不会过去,等待他的是琳娘早产以及再也无法生育。
后来就变成了这样。
他发誓以后都会好好待她,不能生就不生,三个孩子足够了。
他心甘情愿踏入情关,而她已勘破。
禹禹独行二十一载,陆添未能找到情关的出口。
出不去就不出吧,大不了再等二十一载,也或许不用那么久,他活不到那么久。
时光果真如陆添所言,一眨眼就过去了,来到了承平二年。
谢琳没想到陆添还记得允她去江南道的事儿。
那日天朗气清,水绿春山,陆添送她登上马车,站在窗口看着仆婢服侍她坐稳,才轻轻道:“风大,把窗子关上吧。”
谢琳从未如此开心过,听见他的话便认真照办了,关上了窗。
他的面容也被关在了窗后。
“回去吧,外面风大,到了町州我再给您写信。”谢琳说,“您这边若还有什么叮嘱也只管给我们写信。”
陆添摇了摇头,“去吧。”
人生这么短,送她去任何想去的地方。
他目送满怀憧憬的妻子离开。
且说江南道,拢共有五十一州,陆宜洲在任期间,垂询民间疾苦,督查施政得失,治下各县赋役均匀,农桑勤励,粮仓满盈,百姓安居乐业,黠吏豪宗不敢作祟,各方官吏无不安守本分。
他不仅代天子以正纪纲,更为帝王耳目,端劲特立,不负帝王一腔信任,实现了他们在潜邸时的约定。
朝廷的清官不止陆宜洲,资历比他高者并不在少数,然而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一件事——江南道,唯有陆宜洲才镇得住。
皇帝特准他权领正二品巡按使。
他也不负帝王所托。
承平三年,陆宜洲携妻子母亲返回洛京,町州百姓夹道相送,奉上万民伞,更有人以袖擦泪,场面一度哽咽。
没有陆青天的江南道再富庶也只富庶那么几个人,百姓如猪狗,苛捐杂税猛如虎。
陆青天上任就把江南道节度使废掉,斩了三个知州,并率先垂范,上行下效,江南道才算真正的承平。
此番回京述职,陆宜洲优秀的政绩毋庸置疑,皇帝深感欣慰,几番沉思,年仅二十三岁就做到正三品大理寺卿实属罕见,职事官这边肯定不能再晋级,那就赐特进,正二品文散官。
文散官虽多为荣誉象征,但正三品以上是分水岭,正二品的待遇尊贵无比,此番也为他入参政阁听政埋下了伏笔。
从这日起,陆宜洲的仕途如履平地,简在帝心,成为当之无愧的宰相之首。
仁安坊陆府的爵位由嫡长子继承,而他则成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