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指南针(1/2)
手压井又叫活塞式抽水井,是一种通过机械装置将地下水抽至地面的工具。其核心结构包括活塞、单向阀及铸铁制造的井体。眼下虽然没有橡胶和塑料制品,但是动物的皮毛经过防腐处理以后也可以做成活塞。
至于铸铁的部件就更简单了,因为其含碳量高所以耐磨性比较强。其运作原理结合了杠杆原理与大气压作用,人用力往下压手柄,通过支点形成动力臂和阻力臂,使活塞上下运动。
只需要几下,下面的水就会由于大气压强给的变化冒上来。
为了增强稳定性底部用水泥给垒起来,同时把井口给封住防止有人坠落。
“哎呀,真的有水上来了!”
当第一口手压井做好了以后,大家都围过来观看。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只是用手轻轻一压水就往上冒,再也不用一桶一桶地打了。
“是啊真是神了,爵爷可太厉害了!”
大家都觉得手压井很神奇,可陈平安还是不满意。手压井用来打水喝的话还行,用来灌溉农田的话效率还是太低了。
这可是几百亩农田,哪怕是有十口井灌溉起来效率依然很低。一件事情一旦效率低了,就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就等于是在浪费钱啊。
得想个办法,眼下没有电机没办法做水泵。附近没有河流,也没有弄水车或者水锤泵。当然如果有河流的话,直接挖个水渠更容易一些,也就不需要任何泵了。
怎么才能把地下水持续抽上来,还不想要人一下一下地压呢。
陈平安思考了一下,可以借鉴工坊那边冬天时候的方法利用畜力。让牲口拉着棍子转动,再通过齿轮将动能转化带动手压井做活塞运动。
这样就可以持续地给井里提供压力,让水不停地冒出来。
因为压水不需要多大的力气,所以选择驴来拉比牛更合适,虽然驴的力气不大,可它的耐力是最强的,而且饭量比牛要小得多,无形之中节省了很多的草料。
不需要灌溉的时候,还可以让驴去干一些运输农资的事情,利用价值可以说非常的高。
忙乎了接近一个月,种地的事情总算是搞定了,后续让农民管理就行了。
鱼台县造船厂那边也是在全力赶工,陈爵爷下了命令,让他们不计成本只求最快速度把船给做好。
所以木材只买最好的那种,大康年间不存在古树保护的问题,几百年的大树说砍就砍了。
造船厂这边都不需要自己去砍,只需要付钱别人就会把切好的木板给送过来。不但木板切好了,而且还晾晒完毕刷好了桐油,拿来直接用就行了。
本来造船厂这边就有一些存货,再加上拼命的赶工,三十艘船很快就凑齐了。
三十艘船其中有两艘是主战船,主战船跟货船不同不用于运货,上面除了装备常规武器以外,还有一种很特别的武器那就是红衣大炮。
红衣大炮就是最古老的一种炮,炮身三米到四米长,用厚厚的低碳钢作为炮身,解决了铸铁容易炸膛的问题。这东西要是炸膛了,可不是被迸溅一下那么简单,不但炮手会被炸死,就连船都有可能炸沉了。
为了保证船身的稳定性,每一艘主战船只装备了四门红衣大炮,船身两侧各有两门。炮身两侧有两个圆形的跟耳朵一样的东西,是用来调节炮身高度的把手。
这么粗的炮筒,塞进去的炮弹和火药量自然也要比虎樽炮多很多,强大的膛内压更是让射程达到了恐怖的三千米。
而且主战船的船身蒙了一层铁皮,就算有人潜水也凿不动船底,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无敌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