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雪泥鸿爪(3/16)
心绪纷乱如麻。我轻轻甩了甩头,目光落在身边散落的书卷上。借着窗外透入的雪光,依稀可见书页上密密麻麻的墨字,还有书生自己写的批注,字迹清隽有力。那墨香,便是源于此。我伸出前爪,极其小心地,用爪尖最柔软的内垫,轻轻触碰了一下那冰冷的墨迹。一股清冽的气息顺着爪尖传来,与书生身上的暖意奇异地交融。风雪声不知何时弱了下去。破晓将至,东方天际透出一线极淡的鱼肚白。
他忽然低低呻吟了一声,眼睫颤动,似要醒来。
就在他眼皮掀动的前一瞬,我化作一道无声的银光,倏然消失在破庙那破败的门洞之外,隐入茫茫雪色山林。只余庙内尚未散尽的暖意,和书卷上,一个极其浅淡、几乎难以察觉的梅花状爪印。
雪后初晴,阳光艰难地穿透稀薄的云层,将清冷的光洒在银装素裹的山林上。我并未远离,只在一株覆满积雪的古松枝桠间悄然蛰伏,远远望着那座破庙。
约莫半个时辰后,那扇破败的木门被推开。书生走了出来。他换了一身同样浆洗得发白、打着补丁的青色布袍,肩上厚厚地裹着几层粗布,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已恢复了清亮,步履虽缓慢却还算稳当。他站在庙门口,迎着寒风,深深吸了一口气,目光带着劫后余生的茫然与感激,缓缓扫过寂静的雪林。他的视线在我藏身的方向停留了片刻,似乎带着某种探寻。
我屏住呼吸,将气息敛至最低。
他最终什么也没发现,只对着空寂的山林,对着破庙残破的观音像方向,极其郑重地、深深地作了一揖。然后,他转身,背起那个破旧的竹书箱,拄着一根临时寻来的粗树枝作为拐杖,一步一顿,艰难却坚定地朝着山下被积雪覆盖的、通往尘世的小路走去。
雪地上留下他一深一浅的脚印,孤独地蜿蜒向远方。
那道清瘦的身影渐渐变成一个模糊的小点,最终消失在山路的拐弯处。他走了,带着我的妖力暖流和他自身的顽强,走向他该去的烟火人间。
而我,依旧留在原地。古松枝头的积雪被风吹落,簌簌掉在我背上,冰冷的触感让我微微一颤。破庙里残留的暖意、指尖残留的墨香、鼻尖残留的血腥……以及那双清亮眼眸中纯粹的痛楚与微弱的希冀,却如同烙印,深深镌刻在心头。千年修炼筑就的心防,似乎在那场风雪破庙的相遇里,被悄然凿开了一道缝隙,一种名为“牵念”的情绪,如同初春的藤蔓,沿着这道缝隙,不受控制地悄然滋长。
小主,
那缕属于他的暖意,成了我千年孤寂里,唯一的光。
我悄然下了古松,循着他离去的方向,远远望着。风雪已停,山林寂静无声,唯有他踩在积雪上发出的“咯吱、咯吱”声,规律而清晰地传来。这单调的声音,听在耳中,却奇异地抚平了我心湖的波澜。
山脚下,一条结了薄冰的小河蜿蜒流过。一座简陋的石桥横跨其上。过了桥,便是一处依山而建的小小村落。几十户人家,低矮的茅屋土墙,屋顶覆盖着厚厚的积雪,几缕灰白的炊烟在清冷的空气中袅袅升起。村口立着一株巨大的老槐树,虬枝盘曲,挂满了晶莹的冰凌,如同披着水晶铠甲。
书生在一间最为破旧的茅屋前停下脚步。那屋子墙皮剥落,柴门虚掩。他推门进去,很快,屋内传来一个老妇人惊喜交加、带着哽咽的呼唤声:“砚修?我的儿!你可算回来了!这大雪封山的,娘担心死了!肩头这是怎么了?”
“娘,无事,路上摔了一跤,被树枝剐蹭到了,已经好多了。”他的声音温和而平静,听不出丝毫在破庙中濒死的绝望。他在安抚他的母亲。
我隐在村口老槐树后浓重的阴影里,静静听着茅屋内传来的